阅读历史 |
背景色:字体:[很小标准很大]

第九百七十六章 是否奉诏(1 / 2)

加入书签

刘备点头示意继续,陈宫接着说道:“其三为安民心,其四为备军旅,其五则是联江东,五件事情当皆刻不容缓!”

两强已经发出檄文,作为最弱的刘备,现在必须紧紧抱住江东孙权的大腿。

“如今是山雨欲来,只是尚不知江东是何态度,此事却最麻烦!”刘备叹道。

“主公勿忧!那孙权岂肯借道给曹操?此事必有回旋之地!至于汉王,虽已下檄文,但三年休兵未满,汉王岂会食言?此举不过是助曹操声势而已,暂且不必顾虑!”诸葛亮这才出来说道。

“眼下当即刻派人前往江东,查探孙权态度,深结两家情谊!共进同退!”法正建言道。

大祸临头,刘备虽然忧虑,却并不慌乱,眼下的状况对于刘备来说,已经是司空见惯了!这么多年基本上都是这么过来的,已经没有什么好紧张了。

“诸位以为当遣何人为使,前往柴桑?”刘备问道。

“长沙功曹桓阶桓伯绪!”四人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道。

话说桓阶虽然被吴巨说服,担任了长沙功曹,但并不代表桓阶就看好刘备,只因桓阶乃是长沙人,为长沙百姓计,方才领了这个功曹。

平常时候,刘备极少用这桓阶,便是知道桓阶对自己并不附心。如今长沙有难,倒是可以启用桓阶了!

于是刘备便亲自登门拜访,请求桓阶为其出使江东!查看情势,加深盟好!

桓阶起初不愿意,但听到刘备说事关长沙安危,桓阶只好领命启程,当即便往柴桑而去。

柴桑城中,孙权也接到了朝廷诏令。

“诸位都说说看,朝廷这道诏书是何意?”孙权手拿着“天子”诏令,询问众人道。

“借刀杀人之计罢了!不甚稀奇!”东曹掾张允颇为不屑的说道。

“孤当如何应对,是奉诏还是不奉诏?奉诏当怎样,不奉诏又当怎样?”孙权接着问道。

“在下以为,主公可以奉诏!今既已与汉王盟誓,朝廷又来旨意,且那刘备实则窃据荆南。主公顺天承命,以正诛逆!上合天道,下顺民心,更得荆州全境,何乐而不为!”从事严畯出言说道。

严畯说完,诸葛瑾当即便站了出来,拱手道:“在下以为不妥!刘备虽只荆南数郡之地,但其手下能人众多,武将不少!若主公与刘备翻脸,实则两败俱伤,曹操渔翁得利,如何可行?”

“子瑜此话是处于公心呢,还是出于私心?我江东连曹操尚且可破,难道还怕破不了他刘备吗?那刘备既是背信弃义之人,天道当诛!更何况我江东卧榻之侧,岂容刘备安睡?在下以为,早就该出兵灭了刘备!今日既有朝命送达,正当借此良机,以绝刘备!”东曹掾张允此时出来说道。

“你……是何言哉!说什么公心私心,在下只有对主公的忠心!”诸葛瑾对张允的话十分不满,不禁怒道。

一起争执,柴桑府中立刻便开始了唇枪舌剑!众人辩驳一番,始终不决。

孙权当即起身离去,将众人抛在身后,张昭、张纮等人望见孙权不置一词,都不知其可。

孙权散议之后,便将鲁肃召了进来,问道:“今日子敬为何不出一言?”

鲁肃上前拱手道:“主公心中已经有了主意,不必在下多言!”

听到鲁肃的回答,孙权甚是诧异的问道:“子敬以为孤是何心意?”

鲁肃笑了笑答道:“主公与曹操早晚必再起兵争,此事宜早不宜迟!如今便是契机!”

孙权并没有跟鲁肃说过自己的内心的想法,但鲁肃的话显然是已经看破了孙权的用意。

“且说说这契机!”孙权挥手示意鲁肃坐下来说话。

“朝廷既然有命,主公正好在南郡集结兵力,预备战事!一旦觅得良机,主公一声令下,即刻发兵北上,夺取颍川!只要颍川一失,曹操必是全军震动!”鲁肃进言道。

孙权没有明确表示同意,只是继续问道:“若是在南郡集结大量兵马,那刘备必然也心生疑窦,此事又该如何解决?”

南郡就像是刘备的“帽子”,现在只有不到两万人马,刘备尚且可以安心。若是孙权一旦再次集结大量兵力,与南郡隔江而望的刘备必然会顾虑重重,担心孙权假攻曹,而有南图之意,这才是问题所在。一个壮汉在自己身边光膀子秀肌肉,任谁也会有所担心。

这种担心,绝不是给刘备一句口头承诺便可以消除的。一旦误判,便极有可能造成擦枪走火。

“在下有一策,只怕主公不肯答应。”鲁肃犹豫了一下,方才说道。

“子敬说来听听!”孙权既想要消除刘备的担心,同时也担心刘备生乱。

“主公还记得赵云因何不辞而别吗?”鲁肃小声的提醒道。

此言一出,孙权忽然坐起身来,连连摆手道:“此事万万不可!且不说小妹愿不愿意,母亲第一个便不会答应!”

鲁肃正色道:“主公不试一试怎知道不行?且何为重,何为轻,主公必有决断啊!若促成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