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41章来暑期档凑凑热闹(2 / 3)

晚上卖到100块钱一张票,算上小城市,周二半价、学生票、团购票,以及后面慢慢降了票价,平均票价也达到了377块钱一张。

&esp;&esp;去年几部电影里,《投名状》平均票价只有29,《色戒》也是刚刚到30块,而《集结号》是333块。

&esp;&esp;越是大片,票价越高,《集结号》在北上广也卖过80块钱一张的票,至于后面就得看电影的上座率、观众口碑了,不能保持性下去的话,票价就降得快了,一切以市场为准。

&esp;&esp;《黄金甲》平均拍票价377块,相比正常大片30块钱一张张,高了七八块钱。

&esp;&esp;《集结号》观影人次是750万次,要是票价和《黄金甲》一样的话,那票房就会多3300万。

&esp;&esp;什么样的片子卖多高的票价,一张电影票少四五块钱,甚至八九块钱,再乘以数百万观影人次,那就不是个小数目了。

&esp;&esp;《生死频率》因为口碑和上座率一直很坚挺,最后平均票价都达到了30块钱一张,算是大片的正常票价了。

&esp;&esp;而《赤壁》这个阵势,在一线城市晚上时段卖个100块钱一张票,李谦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,甚至不早点去的话,头一个周末票都不好买。

&esp;&esp;《黄金甲》06年上映的时候,一线城市一到晚上各个电影院全都排起长龙,80、100块钱的电影票都要抢着买。

&esp;&esp;大导演的票房号召力可见一斑,哪怕其他导演的电影更精彩,都没法去比。

&esp;&esp;而且,一般导演连好点的排片都拿不到,拷贝都不会准备那么多,在起跑线就输了。

&esp;&esp;去年的《生死频率》口碑那么好,就算和《无极》这部大烂片同时上映,90都会被碾压。

&esp;&esp;什么质量、口碑,碰到这种热度的电影,哪怕是烂片,都没有后发先至反超的可能。

&esp;&esp;在你口碑还没有传开的时候,人家十天就破亿了,还比什么比。

&esp;&esp;当然,现在已经有了一部票房破亿的电影,和《无极》同时上映的话,那结果不好说了。

&esp;&esp;《大白鲨:复仇》哪怕第一部网大有四百万观众看过,但是跟《赤壁》完全没法比,隔两个星期上映保险一点。

&esp;&esp;毕竟中影直接、间接控制着全国半数的电影院,再加上伯纳那条全国排前十五的保利万合院线,以及两家公司+澄天的发行能力,去了连排片都没有。

&esp;&esp;哪怕你口碑好,人家自己投资了一大笔钱,也不会给你多少排片。

&esp;&esp;至于《127小时》,和《大白鲨》同时上映也不会互相有什么影响,毕竟票房潜力在那,占不了多少排片,拿个两三千万票房都是大爆了。

&esp;&esp;而且两部电影李谦都挂了个监制的名头,到时候一起上映,也是个噱头。

&esp;&esp;毕竟再晚就到奥运会了,那可是举国欢腾的盛事,电影市场说不定会受到影响。

&esp;&esp;

&esp;&esp;六月下旬,《赤壁》铺天盖地的宣传已经能让人预感到暑期档的火热盛况了。

&esp;&esp;即便只有这一部电影,也是热闹非凡。

&esp;&esp;不过李谦已经闭关动手《月球》的剪辑了。

&esp;&esp;作为独角戏,并且场景又少的电影,剪辑说难不难,说容易也不容易。

&esp;&esp;容易的地方在于整体结构,直接参考好莱坞三幕式的结构就行了。

&esp;&esp;就是前半段和那套公式差不多,好莱坞三幕式结构,通常就是按照:开场画面、人物铺垫、确立主题、激励事件、对立发展、故事开始、故事发展、重要转变、危险逼近、深渊时刻、灵魂抉择、故事高潮、大结局、画面结束,这样一个结构。

&esp;&esp;而且每一个阶段都精确到了分钟。

&esp;&esp;大体上都是按照这个思路来,不过公式都是死的,灵活运用就行了。

&esp;&esp;《月球》大体就是按照这个结构来的,毕竟就一个演员、两个角色、两个大场景。

&esp;&esp;一开场,有点像环境纪录片,不断闪过城市、公路、树木、楼宇……展示出了地球的景象,简单地引出了能源危机问题。

&esp;&esp;这是开场画面。

&esp;&esp;正因如此,所以人类要在月球上开采能源,很简洁、生活化地交代了故事背景。

&esp;&esp;接着男主角在月球一个人工作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